观音神课相传为唐代玄奘大师赴西天取经途中,遇观世音菩萨慈悲摄受,令其预知前途祸福吉凶而传。大明中宫皇后曾斋沐焚香、捧诵《观音灵课》,为社稷卜岁丰、祈太平,屡屡感应。明万历壬辰年春正月十五日,皇后下旨京都“衍法寺”刻印流通,印施百卷,以便臣民决疑,趋吉避凶。
观音神课融合了佛、道、儒三教伦理,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。其占卜方式简便易行,最早用于沿海渔民出海前测天气与渔获情况,后被引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,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及东南亚华人中沿用了上千年的料事方式。该神课以三十二卦课式为基础,每卦都有对应的卦辞和解析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观念。